新闻 资讯 金融 知识 财经 理财 科技 金融 经济 产品 系统 连接 科技 聚焦
首页 > 金融 > 银行 > > 正文

“财务自由”成为许多人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 该如何理解

2019-01-08 13:05:12来源:东方财富网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理财的和不理财的。从本周开始,《新金融观察》酝酿许久的“财富专版”正式与读者见面,我们开创栏目的初衷十分简单,立志打造兼具新闻性、实用性的理财栏目。

当别人将焦点集中在“喧闹”的财经事件本身时,我们会默默地研究、梳理该事件可能对您财富造成的影响;当人们都在吐槽收入过低时,我们已为您寻找实现财富稳健增长的方法;当所有财经媒体内容越来越高冷时,我们却会回归常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位读者。

作为传统媒体,“内容为王”是我们一贯的追求。但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也不会故步自封,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新闻形态的变化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将更多理财“干货”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不敢奢望每一条新闻都是“点石成金”的理财妙方,但我们会向您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可以使您财富自由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近两年,“财务自由”成为许多人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但“财务自由”的标准却十分模糊。因此,理财版的首期内容,我们就来和大家说说“财务自由的四个原则”。

2017年,英国人胡润发表了一篇报告,提出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财务自由门槛已经高达2.9亿元,相比2015年提高50%,而二线城市也需要1.7亿元。

其实,如果一个人想过上明星一样的奢华生活,2.9个亿可能都是不够的;但如果你仅仅想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平淡一生,100万元可能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因此,个人财务自由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要降低你的物质欲望。

但在数字化的时代,财务自由总要有一个量化的东西才容易被人理解。2010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艾伦·艾贝的理财专家曾做过一次社会调查,询问众多成功人士他们的财富积累到什么水平才觉得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根据统计,70%的人在拥有150万美元“可供投资的资金”的时候觉得自身财务水平比较安全了。另一个佐证是,在过去10年间,很多银行始终将可供投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作为“高净值人群”的门槛。

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可供投资的资金”是指一个家庭的可支配资金,应该是刨除房产、汽车等家庭必备支出之后的数值。因此,个人财务自由的第二条原则,就是至少拥有可供投资人民币600万元。

也许有人质疑,在如今这个房价高企、物欲横流的年代,600万人民币是否足够实现财务自由,那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学难度的数学公式推导。

一般来说,我们理财的目标可以分为初阶和高阶两个层次。

初阶理财,简单来说就是理财收益要扣除生活成本后,还要超过货币贬值的速度,这样个人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用公式表述就是“每年理财收益>CPI+年花销/可投资资产”。

高阶理财,就是说要财务的增长要保证在一定的水平,即在社会总人群财富水平中不掉队,用公式可表述为“每年理财收益>人均GDP增速+CPI+年花销/可投资资产”。

我们可以假定,如果一个人的年化投资复利水平为12%,中国每年GDP增速维持在7%的水平,CPI指数保持在3%,家庭年计划开销24万元(含房贷、育儿和养老支出)。

初阶理财,可投资资产>24万/(12%-3%)=266万,未来的花销每年可以按照CPI=3%的速度增加;

高阶理财,可投资资产>24万/(12%-3%-7%)=1200万,未来的花销每年可以按照GDP+CPI=10%的速度增加;

实际上,很多中产家庭每年的开销很难达到24万元。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掌握一定的理财方法,是基本上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

说到“财务自由”,房子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过去20年,享受到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红利,很多人依靠房子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打开一些,则会发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非常大,即土地财富带来的绝不是稳定的获利。比如,英国大地主白金汉公爵,拥有大量土地,并用之来享受,但最后在英国土地崩盘后一贫如洗。这则故事深刻地告诉我们,财产所有权并不一定能致富,关键还是获得持有、有效的收入能力。玻璃大王曹德旺也在多个场合表示:“我们中国人花了大量的金钱用于购买财产,而不是购买资产。”资产是可以产生价值的东西,而财产表面上升值,实质却是要消耗金钱。

如果你还需要更多房地产投资的反面实例?1989年日本房地产崩盘,至今还有还不上房贷的流浪汉,也许当年是在东京拥有多套房子的土豪。如果日本人的事情让中国人理解起来有困难,大家也可以去百度搜一下香港明星钟镇涛、张卫健在1997年的炒房经历,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因此,财务自由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土地万顷不足恃。

在中国,除了自主创业、工作收入和房产增值,普通中国人想要实现财务自由,还是要依靠理财。而说到理财收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复利的魔力,这也是财务自由的第四个原则。

复利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还是举例吧,如果一个人在30岁的时候,有了60万元可供投资的人民币现金。

如果每年保证10%的复利增长,在20年后,他将拥有财富402万元;

保证15%的复利,在20年后,拥有财富984万元;

保证20%收益率,在20年后,拥有财富2290万元。

这组数字看起来的确非常令人动心,但另一组数据可以告诉你,保证20%年化收益率有多难。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股神”巴菲特在其投资生涯中各个时期的年均收益情况:

青年时期(13年:1956年-1969年/合伙企业):年均29.4%;

中年时期(29年:1970年-1998年/伯克希尔):年均26.2%;

晚年时期(15年:1999年-2013年/伯克希尔):年均8.4%;

伯克希尔整个时期(49年:1965年-2013年):年均19.70%。

也就是说,巴菲特用他的一生的投资实践告诉我们,保持年化复利增长20%,你就是投资界的传奇。

关键词: 财务自由

热点